高丰吉林大学教授
高丰1983年毕业于解放军兽医大学并留校任教 。1995年获得博士学位,后从解放军军需大学转隶至吉林大学。在教学方面 ,高丰教授主讲《动物病理解剖学》、《动物病变鉴别诊断学》 、《动物病理学前沿》等课程,主编教材、借鉴书和译著达8部,指导硕士研究生16名 ,博士研究生6名。
高丰,男,1956年生 ,海南文昌人,现任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教育经历:1979年至1983年在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原无锡轻工业学院设计系)学习,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83年至1986年在南京艺术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历史与理论研究专业学习 ,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
第九代之一的谈伶伶,1992年1月出生 ,南昌大学毕业,近来在瑞昌市工信局工作 。 第九代之二的谈婷婷,1998年12月出生 ,海南大学毕业,近来在瑞昌市第八中学任教。 第九代之三的谈仁俊,1999年5月出生 ,江西师范大学毕业,近来在九江市烟草专卖局庐山分局工作。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的组织机构
本会比较高权力机构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
组织机构:会员大会:比较高权力机构 ,负责制定和修改章程,选举产生理事会、监事会等 。理事会:会员大会闭幕期间的执行机构,负责选举产生会长 、副会长、秘书长等,贯彻执行会员大会的决议。监事会:负责监督本会及领导成员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开展活动。
中国农业科学院于1957年成立了植物保护研究所 ,于1980年成立了生物防治研究室,该院的品种资源研究所和情报所等也配合从事有关植物病害研究和资料工作 。中国农业科学院还在全国主产区设立相应的专业研究所,如中国水稻研究所 、棉花研究所、烟草研究所、甘薯研究所和马铃薯研究所等 ,也分别研究农作物病害。
邹秉文,一生致力于中国农业教育和科技的发展,是中国讲授植物病理学的第一位教授 ,并首次编写教材。他主张农科大学必须建立教学、研究 、推广三结合的新体系,对中国农业教育提出重要建议 。
在学术组织方面,章初龙积极参与 ,成为多个重要学术机构的会员。包括中国植物病理学会(CSPP)、中国菌物学会(MSC)、美国植物病理学会(APS) 、世界真菌分类委员会木霉分会(ISTH)和美国微生物学会(ASM)。他凭借卓越的学术贡献,还被选为欧洲植物基因组科技合作(PLANT-KBBE)2010年项目评审专家 。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罗马召开第一次世界会议,通过了《世界植物保护公约》(International Plant Protection Convention ,简称IPPC)。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历届理事会
自1989年起,在东北农业大学开始教学生涯。2003年晋升为教授 。担任博士生导师。学术地位与职务: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理事。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微生物生物技术分会首届理事会理事。黑龙江省植物病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黑龙江省植物保护学会和黑龙江省博士学术研究会的理事。
史光中所获荣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术职务荣誉:先后当选为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的第五届理事会理事。担任中国植物检疫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 。担任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华北分会的名誉理事。地方学术与科技职务荣誉:担任山西省农委顾问组成员。担任山西省科委农业专业组成员 。
高学文教授,博士,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副院长 ,植物病理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八届理事会植病生防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第三届编委会委员。研究方向为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与分子植物病理学。
高学文是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以下是关于高学文教授的详细介绍:职务与职称: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副院长,植物病理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兼职: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八届理事会植病生防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第三届编委会委员。
陈剑平主要学术兼职
陈剑平主要的学术兼职包括: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在农业科技创新与政策制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专业视野延伸至国家农业发展战略层面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常务理事:在植物病理学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和高度权威。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在植物保护学领域同样具有广泛影响力和高度权威。
陈剑平教授在农业领域内担任着多项重要学术职务,体现了他在植物病理学、植物保护学以及相关交叉学科的卓越贡献。他不仅在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担任教授与博士生导师 ,还积极参与学术研究与教育工作,为培养新一代科研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
他的学术兼职丰富,包括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及博士生导师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和植物保护学会的重要职务,以及浙江省植物病理学会的理事长。他撰写了多部专著和论文集,其中一些被SCI收录,获得多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和部省科技进步奖 ,为农业经济挽回了大量损失。